腾讯公司到底要不要做游戏呢?在2002年的春秋之际,腾讯的五位创始人马化腾、张志东、曾李青、陈一丹、许晨晔开始讨论这个问题,最终在腾讯内部形成了不小的抵触情绪,张志东明确表示反对,认为现在腾讯QQ还没有站稳脚跟,不适合开辟新的业务线,曾李青也是犹豫不决,许晨晔、陈一丹态度含糊。态度最为坚决的马化腾,认为现在很有必要进入网游市场。在2001年,中国网络游戏市场规模仅有3.1亿人民币,但到了2002年就扩张到了10亿元,游戏用户超过了800万。这样的数字让许多人做出了乐观预测,网络游戏会使中国在世界主流产业里获得领先的机会。看到这个巨大机会、并且开始行动的一些人,已经尝到了网游市场的红利。2001年,陈天桥创办的上海盛大公司,就以30万美元的价格拿到了、韩国网络游戏《传奇》在中国的独家代理权,一年之后,盛大就做了日入百万的营业额;与此同时,网易的丁磊也进入了网游领域,推出《大话西游2》,之后游戏领域就成了网易营收的另一个利润池。一向与丁磊惺惺相惜的马化腾,看到丁磊做游戏做成功了,就天然地认为,腾讯现在必须要进入这个即将火爆的新市场。但现在腾讯的决策遇到了巨大问题,腾讯内部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,任何一项新业务,只要五位创始人有一人反对,就不得执行,如今张志东反对了,这项新业务就不能开展了。就在马化腾说服张志东的时候,他想到了2002年5月的E3电玩展会在洛杉矶举办,便考虑带张志东、曾李青一起去看看,借机让他们开开眼界、洗洗脑。张志东很有主见,一口咬定不去,曾李青拧不过马化腾,只好跟着去了。对于这事,后来曾李青想到了一个很有趣的情形:在去美国领事馆办理签证的时候,马化腾竟然被拒签了。轮到曾李青的时候,曾李青就跟签证官大讲腾讯公司的远大未来,最后这个签证官被说动了,就问曾李青,还有谁跟你一起去。这时,曾李青就指着刚刚被拒签的马化腾,说,还有他,他是我的老板。签证官二话不说,就把马化腾叫回来了,给他重新盖了章。洛杉矶之行,让曾李青对游戏行业的态度大为改观。回国之后,曾李青便鼓动张志东同意进入游戏行业。最终,腾讯公司从技术部门、市场部门抽调出李海翔、王远,两人搭班去了上海,组建游戏部门。为了快速切入游戏市场,腾讯的游戏部门选择了代理模式。有“第一韩国通”之称的王远选中了韩国公司开发的《凯旋》,这是一款在当时最为先进的3D游戏,画面极其炫丽。然而,最好的游戏未必就适合此时的腾讯。2003年4月,腾讯游戏部门就宣布,要在5月20号进行游戏内测,消息一发布,20万名游戏玩家就注册报名了。但《凯旋》游戏的汉化工作太过复杂,到了5月16号晚上,腾讯的游戏部门不得不对外宣布,推迟游戏内测时间。到了8月1号,腾讯游戏部门终于推出了《凯旋》的公测版,然而仅过了12个小时,腾讯的游戏服务器就崩溃了,张志东不得不紧急派人重建服务器。折腾半天,服务器搞好了,但这款游戏的用户体验却不敢恭维:《凯旋》采用的3D技术,对电脑的配置以及网络宽带有较高的要求,但此时2003年的中国却没有这样的网络环境,因此,尽管腾讯做了多次系统优化,还是无法保障游戏的流畅度,游戏画面一度出现马赛克、锯齿画面。最终,《凯旋》游戏成了一款叫好不叫座的鸡肋游戏。面对腾讯游戏的第一次试水,盛大公司的发言人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:我们对腾讯进入网络游戏行业,表示敬畏,不过,腾讯公司也要对网游本身产生敬畏。腾讯公司第一次进军游戏领域,就以这样尴尬的局面步入了尾声。之后,马化腾开始大清洗游戏部门,王远和李海翔被调走,游戏事业部门撤回深圳。针对这次失败,马化腾总结了一个原因:要想进入游戏行业,我要重新找一个指挥官,最起码他应该非常喜欢玩游戏。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app分发 » 腾讯公司到底要不要做游戏呢?在2002年的春秋之际,腾讯的五位创始人马化腾、张志东、曾李青、陈一丹、许晨晔开始讨论这个问题,最终在腾讯内部形成了不小的抵触情绪,张志东明确表示反对,认为现在腾讯QQ还没有站稳脚跟,不适合开辟新的业务线,曾李青也是犹豫不决,许晨晔、陈一丹态度含糊。 态度最为坚决的马化